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2025—2027年成都市做優做強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申報領域條件、攻堅行動梳理,到2027年,爭創一家國家級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打造15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銀發經濟知名企業和一批品牌產品,推動30項以上產品(服務)進入國家推廣目錄。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經開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新津區、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簡陽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高新區、天府新區、東部新區各區縣可以參考知悉!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一、成都市做優做強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申報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統籌推進養老事業和銀發產業融合發展,聚焦優勢特色領域,大力培育賦能重點企業和特色園區,完善要素供給保障,促進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努力打造銀發經濟重要科技創新策源地、核心產業承載地、高端服務供給地。
(二)主要目標
到2027年,銀發經濟發展布局基本形成,優勢特色更加凸顯,產業規模達1100億元以上,爭創一家國家級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打造15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銀發經濟知名企業和一批品牌產品,推動30項以上產品(服務)進入國家推廣目錄。
(三)發展布局
推動形成“1+3+7+N”銀發經濟發展格局。以創建1家國家級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為引領,打造溫江區、錦江區、武侯區3個主要承載地和成華區、龍泉驛區、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金堂縣7個協同發展地。溫江區重點圍繞醫藥研發、智能制造、康養醫養,打造銀發經濟智能制造區、品質消費區、康養服務區;錦江區立足金融、文旅、生物科技等產業資源,推動形成醫養、康養、金融聯動發展體系;武侯區依托川渝醫療、文化、科技等資源,創建川渝銀發經濟產業園。協同發展地在高端養老、旅居養老、銀發中醫藥、銀發綠色食品等領域形成特色,協同發力。其他區(市)縣圍繞滿足本地區養老服務需求,合理布局發展相關銀發產業。
二、成都市做優做強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申報重點領域
(一)養老服務業。完善城區五級、農村三級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之間的服務轉介機制。鞏固居家養老基礎作用,積極培育專業化服務機構,鼓勵社區和家政、互聯網平臺企業等上門提供老年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多樣化服務,滿足居家照護服務需求。強化社區養老依托作用,大力培育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實施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推行“社區+物業+養老服務”,增強專業照護、日間照料、康復護理、上門服務等能力。優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因地制宜推進養老機構分類改革,調整完善供給結構,推動普惠養老機構建設,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機構綜合補貼制度,鼓勵社會力量新建或改擴建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擴大優質機構養老服務供給。有序開展國家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試點和養老服務機構以舊換新等項目,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激發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潛力。加快布局發展醫養結合機構和“醫養綜合體”,加快推進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爭取70家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病床。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和社區醫養結合站點。〔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衛健委,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二)智慧養老產業。聚焦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健康監測設備、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智能養老服務平臺等細分賽道,推動智能終端、人工智能等領域產品適老化改造。大力支持銀發智能終端產品研發創新,以人工智能特色產業園為載體,整合各類資源,發展生命體征監測、防走失終端、家庭服務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智慧養老產品。鼓勵企業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研發、普及和應用,打造1—2個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智慧養老產品品牌,構建高效、優質、可持續的智慧養老產業生態。持續增加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供給,力爭每年培育6項產品和服務進入省級數字適老化體驗中心、智慧適老化應用產品及服務名單和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矤款^單位: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三)康復輔具產業。加快推進溫江康復輔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瞄準運動與行動輔具、老年居家輔具、護理型輔具等細分賽道,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適老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建成倍益康智能制造生產基地、焜傲大健康等重點項目,開發運動康復機器人、智能康復護理床、智能輪椅等生活照護產品。發展腦健康創新輔具,建強白鷺灣科技生態園“西部腦谷”,依托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加快研發腦電圖機、多導睡眠監測儀、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等高端康復輔具。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探索建立與長期護理保險輔助器具服務、殘疾人基本型輔具適配服務互為補充的康復輔具租賃服務模式。到2027年,培育康復輔具規上企業4家?!矤款^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衛健委、市殘聯,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四)抗衰老產業。加強基因技術、再生醫學、激光射頻等技術在抗衰老領域的研發應用,加快培育抗衰老醫美、抗衰老護膚品研發制造等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加快建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鼓勵開展皮膚衰老機理、人體老化模型、人體毛發健康等研究,推動一批抗衰醫療美容科技成果轉換落地。鼓勵企業開展基因檢測、分子診斷等抗衰老產品研發,開發醫療美容、眼科、口腔等創新產品。支持舉辦2025年世界美容抗衰老大會(中國),聚集高端要素、營造消費場景、構建產業生態?!矤款^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五)老年生物醫藥產業。持續推動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設,開展老年疾病基礎研究。給予企業研發創新、臨床試驗、審評審批、藥械制造、入院使用、醫保商保支付等全鏈條支持,鼓勵企業圍繞阿爾茲海默癥、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等領域,積極開發老年疾病相關創新藥、改良型新藥、仿制藥。常態化向藥企發布市屬醫療機構藥品采購需求,加強藥企和醫療機構的供需對接,促進老年疾病相關藥品入院應用?!矤款^單位: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科技局,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六)康養旅游產業。打造高端旅居康養目的地,依托龍門山、龍泉山推動“旅游+康養”深度融合,加快建設街子古鎮康養旅居基地、秦家山毗湖云頂文康旅等重大項目,建設“睡眠小鎮”、高山動態森林康養基地,以“戶外療愈+中醫調養”開創山區銀發康養新模式。打造銀發旅游精品線路,充分挖掘世界遺產、大熊貓、中醫藥康養等優質資源,鼓勵開發家庭同游旅游產品,推出銀發文旅主題線路60條以上,力爭培育新產品、新場景30個以上。做強銀發教育文娛,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鼓勵景區(度假區)、酒店(民宿)等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嵌入式點位,力爭建設全市銀發經濟藝術教育培訓點60個以上。提升文旅適老化設施和服務水平,力爭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全部完成適老化改造或具有適老化解決措施。推廣發展老年旅游保險業務,擴大旅游保險銀發客群覆蓋面?!矤款^單位:市文廣旅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住建局,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七)老年中醫藥產業。聚焦老年疾病中醫藥產品、中醫康復、藥食同源產品等細分賽道,做強老年中醫藥相關產品和服務。構建契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慢性病中醫康復體系,確保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78%以上。支持發展中藥保健品,延伸發展特醫食品、健康食品,推廣中醫藥膳在養生保健領域的應用。發揮成都中醫藥大學天府中醫藥創新港、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等平臺創新作用,推進中醫藥領域產學研有機融合,加快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開發精品中醫藥研學線路,推動中醫藥文旅場景組合式發展,形成“一縣一品、一區一景”?!矤款^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三、成都市做優做強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申報攻堅行動
(一)科技創新賦能行動。推進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部腦谷、西部睡谷等銀發經濟相關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引導銀發經濟重點企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產業創新平臺。支持龍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合體。發揮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等機構作用,支持在蓉企、事業單位開展銀發經濟產業領域關鍵技術攻關、適老產品研發與成果轉化,爭取落地全省康復輔助器具技術成果轉化基地。依托四川腦機接口中試及公共服務平臺等重大平臺,培育壯大中科源碼等重點企業,深入開展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結對攻關與場景應用試點。鼓勵研發應用養老服務、陪伴機器人。針對銀發經濟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組織開展“揭榜掛帥”等科技項目。開展“科創天府·智匯蓉城”銀發經濟專場科技成果對接活動。〔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二)領軍企業壯大行動。構建“初創級—成長級—領先級—鏈主級”四級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立動態管理的企業培育庫和培育臺賬,推動銀發經濟企業“上規、上榜、上云、上市”,培育3—5家銀發經濟規上企業。開展銀發企業“進解優促”,提級梳理解決一批個性、共性問題。定期開展銀發企業“蓉易見”,搭建交流對接平臺,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構建生態圈。鼓勵“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開展鏈式創新,運用創新技術培育一批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企業;建立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企業引育清單,培育一批“鏈主”企業?!矤款^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三)品牌產品培育行動。引導市場主體打造銀發經濟標志性產品,發布《成都市老年用品目錄》,構建“首試首用—規模推廣—品牌引領”三階培育體系。聚焦產品首試首用,開放應用場景,加速產品落地測試。促進規模推廣,完善政府首購訂購制度,支持品牌申報“天府名品”認證,舉辦養老機器人比賽等賽事提升產品技術影響力。強化品牌引領,遴選培育一批代表性品牌參與省市養老服務業博覽會、養老產業博覽會、中國品牌日等重大展會活動,鼓勵加入“蓉品出川出海”行動。到2027年,力爭20項以上產品(服務)進入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10項以上產品進入國家《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矤款^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博覽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四)特色園區創建行動。以主承載區和協同發展地銀發經濟集聚區為主體,積極創建國家級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鼓勵各區(市)縣創建省級重點產業園區,發展專業化、特色化銀發經濟園中園。制定銀發經濟產業園區發展規劃,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培育一批“鎮園之寶”企業,進一步做強主導產業特色。完善銀發經濟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管理機制,為園區運營、企業培育、項目招引提供有力支撐。支持園區引進市場化、專業化運營團隊,構建專業化服務機制,建強創新資源、人才團隊、金融服務等園區產業生態?!矤款^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衛健委、市科技局〕
(五)標桿項目引建行動。強化重大項目招引和產業鏈精準招商。整合全市應用場景,梳理銀發經濟產業發展機會清單,支持舉辦相關展會論壇和供應鏈大會,舉辦品牌招商活動。強化統籌聯動效能,建立協調機制推動項目簽約落地。到2027年,累計實施重點項目60個以上、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爭取全國銀發經濟知名企業來蓉投資重點項目20個以上、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矤款^單位:市投促局、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六)銀發場景創新行動。打造四川省銀發經濟場景應用中心,提供科學研究、產品首發、智能應用、人才實訓四大場景。定期發布銀發經濟供需場景清單;創新建設社區養老綜合服務支持中心,提供銀發產品展示及供需對接平臺。建設銀發電商產業園,打造銀發經濟直播基地。建設3個銀發經濟消費特色商圈,結合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引導電商平臺、大型商超舉辦銀發專題消費活動,鼓勵開設銀發消費專區和老年便捷窗口,每個區(市)縣至少建有1個適老化產品體驗館?!矤款^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責任單位: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七)產業平臺構建行動。組建銀發經濟產業聯盟,引導支持相關行業商會、協會健康發展。依托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建設銀發經濟研究機構。爭取四川省銀發經濟重點產業“一站式”服務平臺落地,集聚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等多元主體,推動銀發經濟政策、資金、信息等直達快享。創建“銀發經濟二十四節會”品牌,打造“永不落幕的老博會”、銀發經濟論壇暨銀發經濟場景供需大會等展會活動,深化國內外銀發經濟企業交流合作。〔牽頭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八)銀齡人才蓉養行動。分類組建“銀齡人才資源庫”,更好發揮銀齡人才作用。策劃推動一批高端康養銀發經濟產業項目,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吸引國內外高端銀齡人才到成都旅居養老,激發銀齡人才潛能,助力成都產業技術創新,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遴選一批具有“醫養康護”一體化服務的高端養老機構,建立銀齡人才專屬床位,為銀齡人才提供健康顧問、出行無憂、特色文旅體驗等服務。〔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人社局〕
四、強化保障支撐
(一)加強頂層設計。有效發揮“鏈主+工作專班+產業承載地”工作機制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完善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1鏈10清單”(產業規劃、產業圖譜、專項政策、領軍人才、企業梯隊、招商目標、創新場景、科產基金、特色園區、公共平臺),編制“十五五”銀發經濟發展規劃。建立銀發經濟統計監測體系,動態跟蹤評估工作進展,發布銀發經濟指數藍皮書?!矤款^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責任單位: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衛健委、市文廣旅局〕
(二)完善經濟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銀發經濟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政策性資金。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中對銀發經濟發展給予支持。探索建立老年人適老化產品用品租賃補貼制度,引導銀行用好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在未來產業投資基金下設立銀發經濟子基金。搭建養老產業項目與金融機構對接平臺,鼓勵銀行機構提供中長期、低成本信貸支持。支持發行養老產業專項金融債券,推動養老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常態化發行,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引導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為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銀發經濟重點項目提供涵蓋信貸、債券、股權、保險等的全周期、多場景、差異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老年群體的專屬金融產品,深化個人養老金制度,提升養老金融服務適老化水平?!矤款^單位:市財政局、市委金融辦;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人行四川省分行,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三)加強人才培養。加強醫養結合人才培育,加快建設銀齡學院,打造專業化職業教育培訓平臺。加強醫養結合服務培訓,每年培訓不少于100人。引導在蓉高校優化設置銀發經濟相關專業。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產訓協同,支持開展養老服務、家庭照護等銀齡產業相關技能大賽。有序推進銀發經濟產業人才評價,加大銀發產業相關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實施力度,鼓勵銀發經濟高層次人才申報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支持滿足條件的銀齡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鼓勵企業建立技能津貼、班組長津貼、特聘技能崗位津貼機制。搭建銀發人才供需對接平臺,舉辦“銀發經濟人才沙龍”等活動,強化銀發企業人才交流?!矤款^單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四)強化用地用房保障。編制成都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銜接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統籌規劃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由屬地區(市)縣優先保障。新建居住區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老舊小區要因地制宜補足配齊,常住人口達到中度以上老齡化的區(市)縣應上調新建居住區配建標準。加大設施建設和場地供給支持力度,支持將閑置的社區用房、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等公共服務資源改建養老服務設施。利用商業、辦公、工業、倉儲等存量房屋以及社區用房等舉辦養老機構,可享受過渡期支持政策,按原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矤款^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五)完善醫保支持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安寧療護中心、護理院、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機構范圍。落實國家關于擴大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范圍相關政策,允許個人賬戶資金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近親屬在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發生的個人自付醫藥費用,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向老年群體傾斜。優化長期護理保險保障體系,將符合條件的生活照護醫療護理類項目納入長護服務目錄,豐富長護險支持性器具保障清單,持續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牽頭單位:市醫保局;責任單位: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六)優化消費環境。加強養老服務、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廣告等綜合監管,健全養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出臺《城市公共設施服務要求與評價》《老齡化社會照顧人員包容性組織通用要求與指南》等文件。完善養老服務應急管理體系,壓實養老服務機構、有關管理部門及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加大對老年人消費欺詐犯罪行為的偵查和懲處力度,建立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堅決防止和制止養老機構出現欺老、虐老行為。嚴厲整治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亂象,加強金融知識普及與權益保護,聯合社區、老年大學等開展常態化養老金融知識宣教和防詐騙宣傳,提升老年人金融素養與風險防范能力。〔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委金融辦;責任單位: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