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行業動態
2025年馬鞍山市各地基礎級智能工廠申報條件要素和申報4類認定時間程序攻略整理,此次為智能工廠梯度培育中的基礎級智能工廠申報,申報時間為11月14日前截止!雨山區、花山區、博望區、當涂縣、含山縣、和縣各地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督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選擇全面可靠的一站式體系保障。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專注于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精準的政策資源、優質的企業資源、成功的項目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戰方法論與成熟的服務成功案例體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各環節均由專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詢各省市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一、馬鞍山市各地基礎級智能工廠申報基本條件
1.申報主體在馬鞍山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石油石化、有色金屬等有行業特殊情況的,允許法人的分支機構申報)。
2.申報主體已完成智能工廠建設,智能制造水平達到《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 》(附件1)中基礎級智能工廠的基礎要求、建設內容、建設成效等要素條件。
3.申報主體愿意配合開展現場核查、技術推廣和典型案例交流等工作。
二、馬鞍山市各地基礎級智能工廠申報時間程序
(一)申報平臺。通過“惠企通”服務平臺申報,申報網址為馬鞍山市“惠企通”服務平臺(采用360瀏覽器極速模式打開),系統網上申報功能開放時間為2025年10月22日8時。
因此次申報為資質認定類申報,不涉及獎補金額,所以請申報主體統一將申報金額填寫為“0”。)
(二)企業申報。申報主體的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水平必須達到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級及以上,參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附件2),按照模板(附件3)編制《基礎級智能工廠申報書》,并對申報內容真實性負責,確保申報材料要素完整、格式規范、表述清晰,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附件4)。申報主體申報截止時間11月7日。
(三)縣區初審。各縣區、開發園區工信部門做好100%材料審核和現場核查工作,核查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企業是否正常經營、申報項目的真實性以及是否符合申報條件等。
(四)推薦上報。各縣區、開發園區工信部門于11月14日前正式行文按優先級順序推薦,同時將基礎級智能工廠項目信息匯總表(附件5)發送至指定郵箱。
三、馬鞍山市各地基礎級智能工廠申報其他事項
1.本次申報不要求企業提供紙質申報書等相關材料,上傳的掃描件應加蓋企業公章。
2.申報的智能工廠項目名稱不能命名為“企業全稱+智能工廠”,文件命名格式應當為:XX企業-XX智能工廠項目(名稱要體現該智能工廠在生產制造等方面的特點)。
3.智能工廠申報認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評估等工作均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企業謹防虛假信息。
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
為指導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梯度建設,特制定本要素條件。
一、基礎要求
1.企業應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企業和產品均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
2.企業近三年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無不良信用記錄、無較大及以上安全、環保等事故,無違法違規行為。
3.工廠使用的關鍵技術裝備、工業軟件、工業操作系統、系統解決方案等安全可控,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風險可控。
4.企業應建立智能工廠統籌規劃、建設和運營的組織機制,擁有一批智能制造專業人才。
5.基礎級和先進級工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水平達到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級及以上,卓越級智能工廠應達到三級及以上,領航級智能工廠應達到四級及以上。
二、基礎級智能工廠
開展數字化網絡化基礎能力建設,圍繞智能制造典型場景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實現核心數據實時采集、關鍵生產工序自動化、生產與經營管理信息化,開展點狀智能化探索。
(一)建設內容
鼓勵企業參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圍繞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等開展智能工廠建設,且至少覆蓋生產作業環節。
1.工廠建設:開展產線級、車間級數字化規劃與建設;部署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系統和數字基礎設施。
2.研發設計:開展產品、工藝數字化研發設計。
3.生產作業:開展關鍵裝備和工藝數字化升級,實現關鍵裝備、工序和系統的實時監控,以及關鍵生產工序自動化作業。
4.生產管理:應用信息系統,對作業計劃、產品質量、設備資產、生產物料等進行管理,實現關鍵生產過程精益化。
5.運營管理:應用信息系統,對采購、銷售、庫存、財務和人力資源等進行管理,實現經營數據精準核算和績效指標量化評估。
(二)建設成效
參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和《智能工廠建設關鍵績效指標參考》(附1),評估智能工廠建設成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高于省(區、市)同行業平均水平。
三、先進級智能工廠
提升數字化網絡化集成能力,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廣泛部署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實現生產經營數據互通共享、關鍵生產過程精準控制、生產與經營協同管控,在重點場景開展智能化應用。
(一)建設內容
鼓勵企業參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開展智能工廠建設,至少覆蓋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三個環節,至少包括10個典型場景。
1.工廠建設:開展車間級、工廠級數字化規劃與建設;對工藝路線、產線布局和物流路徑等進行仿真;廣泛部署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
2.研發設計:開展產品、工藝的數字化研發設計和仿真迭代,應用智能化設計工具,實現產品設計、工藝設計數據統一管理和協同。
3.生產作業:開展關鍵裝備和工序數智技術應用,實現關鍵裝備異常預警、關鍵工序數據在線分析、關鍵生產過程精準控制、產品關鍵質量特性數字化檢測。
4.生產管理:通過對生產過程、倉儲物流、設備運行、產品質量等進行數字化集成管控,應用智能化分析工具,實現高效輔助計劃排產和生產業務協同管控,并開展安全能源環保數字化管理。
5.運營管理:通過經營管理與生產作業等業務的數據集成貫通,應用智能化管理工具,實現成本有效管控、訂單及時交付、績效指標動態評估等,開展供應鏈數字化管理。
(二)建設成效
1.參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和《智能工廠建設關鍵績效指標參考》,評估智能工廠建設成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處于省(區、市)同行業領先水平。
2.在省(區、市)同行業起到引領帶動作用。
四、卓越級智能工廠
強化數字化網絡化持續優化能力,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場景體系化部署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實現設計生產經營數據集成貫通、制造裝備智能管控、生產過程在線優化,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和供應鏈全環節的綜合優化,推動多場景系統級智能化應用。
(一)建設內容
鼓勵企業參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原則上應覆蓋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等多個環節。
1.工廠建設:開展工廠級數字化規劃與建設,以及數據治理工作;對工廠進行系統建模和優化,實現工廠數字化交付,推動虛擬工廠建設;體系化部署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
2.研發設計:開展產品、工藝協同研發設計、集成建模和仿真,實現基于模型和數據的系統優化。
3.生產作業:開展多場景數智技術應用,實現裝備運行狀態智能分析和故障診斷、生產過程智能管控和在線優化、過程質量在線檢測與控制。
4.生產管理:通過生產全過程數據綜合分析,實現生產計劃與排程自動生成、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質量精準追溯和持續改進、物流倉儲策略優化、安全應急聯動、能源環保綜合管控等,推動主要生產要素的智能協同優化。
5.運營管理:通過多維數據智能分析,實現用戶需求精準識別和敏捷響應、全廠資源協同優化、產品增值服務、設計生產服務閉環優化、智能化決策支持等,推進供應鏈上下游“鏈式”協同。
(二)建設成效
1.參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和《智能工廠建設關鍵績效指標參考》,評估智能工廠建設成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2.在國內同行業起到引領帶動作用,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協同開展數智化升級。
3.培育形成具有行業推廣價值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探索構建企業智能制造“標準群”。
4.建立較為完善的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批智能工廠建設和運營人才。
五、領航級智能工廠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與制造全過程的深度融合,實現裝備、工藝、軟件和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突破,推動研發范式、生產方式、服務體系和組織架構等創新,探索未來制造模式,帶動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變革。
(一)建設內容
鼓勵企業參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原則上應覆蓋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等多個環節。
1.工廠建設:構建工廠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對物理制造過程的精準映射和反饋控制;建立較為完備的數據治理體系,推動形成企業數據資產;開展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等研發和應用突破。
2.研發設計:探索數據與知識驅動的研發設計創新,開展虛擬驗證和中試。
3.生產作業:開展人工智能在工藝、裝備等方面創新應用,實現生產過程動態優化、智能決策控制、產線動態調整。
4.生產管理:探索多目標、多擾動、多約束情況下的生產計劃優化和智能排產調度,推動制造資源的全面優化利用。建立能源、碳資產、安全、環保綜合管理創新機制,推動可持續制造。
5.經營管理:推進工廠橫向、縱向、端到端集成,構建智慧供應鏈,推動生產方式、服務體系和組織架構等變革,探索未來制造模式。
(二)建設成效
1.參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和《智能工廠建設關鍵績效指標參考》,評估智能工廠建設成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全球領先。
2.打造全球領先的應用標桿,通過“母工廠”等方式推動工廠建設經驗復制推廣,引領產業鏈上下游形成智能制造協同創新生態。
3.培育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實現對外輸出,形成較為完善的企業智能制造“標準群”,推動形成行業、國家標準。
4.培養智能制造領軍人才,對外提供智能工廠建設和運營指導或服務。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找我們能為您做什么?(勿抄)
一、國家、省、市各類政府資助類項目申報;
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利軟著知識產權申報;
三、國家、省、市各類企業榮譽資質申報;
四、國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等研發平臺創建輔導、申報:
五、資金申請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建議書、等各類報告編制;
六、科技成果轉化中介、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科技項目投融資。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穩拿補貼政策資金與品牌榮譽提升!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獲取最新政策詳情,歡迎前來交流。
